首页 > 财经 > 正文

“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2020-04-06 23:39:31   来源:东方头条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及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专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原则,围绕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全技术链,研究适应我国固废特征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固废问题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与推广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范基地,全面引领提升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为大幅度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专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原则,围绕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全技术链,研究适应我国固废特征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固废问题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与推广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范基地,全面引领提升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为大幅度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对基础研究类项目,应充分发挥各类国家级科研基地的作用。对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用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项目承担单位需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支持专项数据共享。同一指南方向下,除特殊说明外,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除指南中有特殊说明外,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开展。

1.固废资源化利用基础科学问题与前瞻性技术

1.1废旧复合膜材料回收再利用新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新兴复合膜废弃量增速快、再利用难的问题,研究复合膜材料失效机理,研究多种改性技术协同外场强化膜材料延寿与再制造新工艺,研究再制造膜材料与废旧膜组件匹配利用技术,完成核心技术中试验证,形成废旧复合膜材料高效回收与高值再利用成套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1-2项废旧复合膜材料清洁利用新工艺,建立膜材料成分、理化性能和微结构演化模型与评估方法,退役膜元件中主体制膜聚合物再生回用率大于70%,膜壳、隔网、支架等部件利用率大于80%。完成百支级/年规模废旧膜组件及膜材料回收与利用核心技术中试验证;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发明专利3件以上。有关说明:本方向支持前瞻性、变革性技术探索研究,为小额资助项目,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

1.2微塑料复合污染传输机理及阻断新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微塑料污染问题,研究典型塑料制品产生微塑料的机制,揭示微塑料在气-水-土-生物介质中的传输机理、毒理效应及环境风险,开发微塑料排放源削减与过程阻断调控技术,完成核心单元中试验证,形成微塑料环境污染控制与回收成套工艺及关键装备。

考核指标:阐明2-3种典型塑料制品产生微塑料机制、迁移传输机理及环境风险,开发1-2项微塑料源消减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微塑料源头削减60%以上,稳定化率大于90%以上,回收率50%以上。开展核心技术验证;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发明专利3件以上。有关说明:本方向支持前瞻性、变革性技术探索研究,为小额资助项目,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

1.3高相似多金属固废强化分离清洁利用新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钨钼、钒铬等高相似多金属重污染固废,研究金属-非金属多组元矿相界面解离与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新原理,研究电化学场、重力场、能束场等外场强化金属分离与全量化利用新技术,研制新技术适配的过程强化装备,构建典型重污染高相似多金属固废强化分离清洁利用新流程。

考核指标:查明1-2类典型重污染高相似多金属固废外场强化作用机理与强化分离行为,形成高相似多金属固废强化分离清洁利用原创性新技术1-2项,以及适配性过程强化新装备原型1-2套,关键金属分离效率较传统技术提高50%以上,相似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完成核心技术中试验证;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发明专利3件以上。

有关说明:本方向支持前瞻性、变革性技术探索研究,是小额资助项目,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

2.重污染固废源头减量与生态链接技术

2.1石墨资源高效开采与清洁利用关键技术及装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大型石墨矿特色资源,研究开采、利用过程固废产排特性、环境属性及协同利用机制,研发石墨资源及伴生硫高效回收技术与装备,研究高纯石墨清洁制备技术,研究加工利用全产业链固废协同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特色石墨资源开采利用与深加工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2-4套特色石墨资源开采利用与深加工清洁生产成套技术及装备;石墨回收率大于90%,伴生硫回收率大于40%,回收过程固废源头减排大于20%;高端石墨材料制备过程固废源头减排大于30%,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50%,实现废水近零排放,高纯石墨产品纯度大于99.99%。建成1万吨/年或以上规模示范工程1-2项,实现经济稳定运行,生产成本相比现有生产工艺降低10%以上。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0件以上,形成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及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推广创新模式。

有关说明: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2.2多金属页岩资源固废源头减量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战略性多金属(钒、镍、钼)页岩行业固废排放量巨大问题,研究战略性多金属页岩利用过程有价组分赋存、转化及迁移规律,研究战略性页岩资源多种有价金属高效提取及固废源头减量技术,研究镉等典型污染物全过程深度控制技术,研究富金属溶液有价元素高效分离纯化富集技术,研究页岩尾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战略性多金属页岩行业固废源头减量与高效清洁利用优化集成技术及装备,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1-2套多金属页岩固废源头减量高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钒、镍、钼等有价金属收得率大于80%,固废源头减量90%以上,镉等典型污染物源头去除率大于98%,富金属溶液钒、镍、钼等富集率大于10倍,页岩尾渣资源化利用率大于95%。建成1万吨/年或以上规模示范工程1-2项,实现经济稳定运行,生产成本不高于现有国内市场主流生产工艺。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0件以上,形成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及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推广创新模式。

2.3特色硼矿资源清洁利用与生态链接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特色硼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综合利用率低问题,研究硼、铁、镁、铀多种有价资源赋存状态及协同利用规律,研究硼矿高效开采及尾矿源头减量技术,研究硼、铁、镁、铀多种组份梯级分离技术与专属装备,研究硼泥资源化利用生态链接技术,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2-4套适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特色硼矿资源多组分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及装备;硼矿回采率大于97%,贫化率低于5%,尾矿源头减量70%以上;铁精粉硼铁分离硼回收率大于90%、铁回收率大于95%,硼精矿硼、镁回收率大于80%;全过程硼、铁、镁、铀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70%、85%、40%、45%以上;硼泥资源化率大于90%;全过程固体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置。建成万吨级/年或以上规模工程示范1-2项,实现经济稳定运行,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0件以上,形成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及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推广创新模式。

3.智能化回收与分类技术

3.1垃圾原位全自动密闭型分类投放与清洁收集技术及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大型楼宇、商务区、医院等垃圾分类收运难、环境卫生要求高等问题,研究垃圾原位全自动密闭型不同种类垃圾分类投放与气力收集系统量化模型,研制智能化密闭型垃圾计量及溯源技术,研究垃圾密闭气力输送技术和装备,研究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臭气收集与除臭技术,开发系统监测、运行控制和数据远程传输的智能化监控软件及监管平台,开展垃圾分类投送与密闭气力输运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垃圾全自动密闭型分类投放与清洁收集技术系统关键参数指标量化模型1套;开发密闭型垃圾全自动投放口计量与源溯技术与装备,投放计量和追溯准确率大于98%;开发垃圾密闭型气力输送管网及动力设备,系统传输压力真空度小于-40kPa±5kPa,传输速度18m/s~22m/s;开发系统产生的臭气生物化学处理净化技术,臭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GB14554-93);开发系统监测、运行控制和数据远程传输的智能化监控软件及监管平台1套。建设不少于2个垃圾全自动密闭气力输送系统技术和装备集成示范工程,全自动密闭气力输送系统服务半径不小于2.0km,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建设成本低于100元,吨垃圾收集成本低于80元。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0件以上,形成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及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以上),建立商业化推广创新模式。

有关说明: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3.2废弃混凝土砂粉多路径应用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废弃混凝土破碎分选产生的砂粉活性低、级配差等问题,研究废弃砂粉物理-化学联合增溶活化及定向级配优化技术,研究再生微粉/砂/砂粉原料配比协同界面调控制备多品种再生砂浆及混凝土制品技术,研究再生砂浆与混凝土工程设计、施工集成技术及其综合评价方法,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度集中的代表性节点型特大城市,构建典型工业危险、典型市政固废高分辨污染源排放清单与资源环境属性图谱,空间分辨率达到1km⨯1km,覆盖5类以上典型工业危险,2类以上典型市政固废,提出先进分类制度。形成2-4套适应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特征的多源工业危废、典型市政固废协同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其中:典型市政固废覆盖餐厨垃圾等1-2类,餐厨垃圾干基利用率大于95%;无机类工业危废协同处置类别不低于3类,铜、镍等有价金属富集回收率大于80%;有机类工业危废综合利用率大于80%,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或行业相关指标;形成配套成套技术的组合烟气净化处理工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噁英排放浓度低于10mg/m3、100mg/m3、100mg/m3和0.3ng-TEQ/m3;集中化协同处置全过程动态监管系统关键工艺单元节点覆盖率大于60%。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节点型特大城市,依托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集中建成工程示范2-4项,工业危废集中处置总规模大于15万吨/年,餐厨垃圾能源化处置规模不低于300吨/天,实现经济稳定运行,支撑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的园区化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形成覆盖研究内容的技术专利与标准体系(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形成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及规范征求意见稿3项以上);提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特征的多源工业危废/市政固废园区化协同利用综合解决方案及商业化运行模式,在粤港澳核心区域实现推广应用。

7.6饮用水源地固废资源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饮用水源地固废污染物复杂、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及其对水质的潜在污染风险大等问题,研究冶炼污酸渣资源化治理及砷镉铅多种类危废安全处置技术;研究城市危险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多金属矿区尾矿清洁利用与生态化处置技术;研究畜禽粪污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饮用水源地固废资源化系统解决技术方案,并进行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研究多金属矿区尾矿有价组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冶炼废渣、城市危废中多金属提取回收技术,实现固体废物有价组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研发超期贮存含砷镉铅等危险固废有害元素脱除与高效处置技术,处置后重金属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填埋入场标准限值以下,增容比较现行方法低50%、安全处置率达到100%。研发畜禽粪污等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块式成套装置,畜禽粪污等有机固废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技术集成,建立万吨级工程示范2个。编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不少于3件(国家或行业征求意见稿),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饮用水源地固废资源化集成技术与应用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专项 项目申报 重点 年度 建议

上一篇:铜陵(皖中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
下一篇:最后一页

济南法律服务中心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路24号   联系人:司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